访人 · 访事 · 访天下
万隆会议:中国共产党国际领导力的“首秀” 杜兰
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代表齐聚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万隆会议。这次会议不仅是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首次自主发起的国际盛会,更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并为中国日后参与和引领全球南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突破外交孤立的战略抉择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局势处于冷战对峙的紧张氛围中,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生政权采取孤立、封锁政策。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1949年新中国确立“...
“延安作风”何以打败“西安作风” 冯建玫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党风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整风形式推动党的作风建设,明确提出并培育形成使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延安作风”,成功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养成一种新的风气 1935年,刚刚落脚陕北的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民族统...
一当“联系员”,二当“评论员” ——毛泽东的读书方法 陈晋
毛泽东的一生,是登攀书山之路的一生,他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读有所得、得而能用。对毛泽东来说,读书是一种思想升华的必要方式,是一种生活常态,是一种历史责任。 博览群书 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究竟读了多少书,读过哪些书,无法作完备统计,但可从他的藏书、批注、著述和谈话中,知其大概。毛泽东逝世后,在其住处留存的藏书达一万余种,近十万册,许多书中都留下了他的批注和圈画。毛泽东的阅读范围虽广博,但也不是漫无目...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系列文摘⑤ 朱德光明磊落的坚强党性
朱德以“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为己任,始终视自己为一名普通党员,严守党规党纪,永葆政治本色,用一生的不懈奋斗和实实在在的言行诠释了什么叫信仰、什么叫忠诚。 不折不扣维护党中央决定 长征途中,由于张国焘分裂中央的行径,朱德自身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张国焘多次要朱德表明态度,反对中央北上,并隔绝和毛泽东的一切联系。 朱德则正直磊落、旗帜鲜明地表示:“你这种做法我不赞成,我们不能反对中央,要接...
一盏红灯照碧海
1961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歌剧电影《红珊瑚》公映。该片改编自海政文工团歌剧团巡演的同名歌剧,讲述了1950年浙江珊瑚岛上,当地渔民在我党引领下,齐心协力反抗封建剥削和压迫,并配合海军官兵战胜敌人,获得新生的故事,展现了以珊妹为代表的贫苦渔民勇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 海报上的人物为珊妹。她身着渔家服饰,身体前倾,眼神坚毅果敢。她的双手紧抓麻绳,奋力将作为信号灯的一盏红灯升起。片中,夜...
四平攻坚战中的爆破战
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取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胜利后,迅速扩大对敌优势,伴随着强大的夏季攻势,吹响东北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号角。经过夏季攻势第一阶段作战,我军歼灭当面防御薄弱分散孤立之国民党军,胜利实现南、北满部队会师。遭到东北民主联军沉重打击的国民党军,收缩分散孤立的据点,集中兵力转入重点防御,坚守中长路之长春、吉林、四平、沈阳及北宁路沿线之锦州等战略要点,以待援兵。 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为...
生死铁原
去年上映的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让铁原这个韩国小城在中国广为人知起来。七十多年前,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期,在那里爆发了一场战斗,后被称为“铁原阻击战”。 相对于上甘岭、长津湖、松骨峰……在抗美援朝不胜枚举的知名战役、战斗中,铁原阻击战的受关注程度要少得多。很长时间以来,铁原阻击战只当作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一次普通战斗,或轻描淡写,或一笔带过。 随着对抗美援朝战争史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这场阻击战...
“渠四代”李媛:让青春绽放在红旗渠畔
李媛为学员讲述红旗渠的故事。受访者供图 “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条水渠。林州从原来十年九旱,吃水困难,到成为如今水系发达、景色怡人的宜居城市,都得益于红旗渠……”每当讲起红旗渠,“社恐”青年李媛就像换了一个人,变得滔滔不绝,神采飞扬。 性格转变始于2020年。那年4月李媛通过招考进入红旗渠干部学院,成为一名教师。“参加工作后,随着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日益深刻,想要讲好红旗渠故事的愿望就愈发强烈,我不知不...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 中国早期农业村落的样本(考古中国) 仲召兵
下汤遗址出土的文物。 仲召兵供图 "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vertical-align: top; width: auto;"> 下汤遗址出土的文物。 仲召兵供图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遗址所在地。近1万年前,居住于此地的先民们种稻、建房、烧陶,袅袅炊烟升腾...
在全党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 ——重温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李佑新
《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于1941年5月19日在延安干部会上所作的报告,1953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在这篇文献中,毛泽东严肃批评了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的思想作风,明确提出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进一步结合起来,就必须改造学习方法,倡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出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重温这篇经典文献,对于我们今天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仍具有启示意义。 以改造学风建...
-> 显示更多 <-